一、实验室简介
(一)实验室概况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实验室建设可追溯到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山东农学院林学系,实验室与学科相伴发展,砥砺前行。1982年森林培育学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实验室建设步入快车道,老一辈森林培育学家梁玉堂教授、许慕农教授、龙庄如教授作为实验室奠基人为实验室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近10年来在学科和实验室建设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办学优势,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良好声誉。2004年森林培育博士点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1年森林培育学科获批山东省重点学科,同年森林培育实验室被确定为山东省高校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2016年森林培育学科获批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018年在森林培育博士点基础上获批林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同年实验室获批黄河下游森林培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自2000年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10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和林木良种40余个,授权国家专利60余项,制定标准与规程3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项,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SCI论文及一级学报论文400余篇,承担省部级以上各类课题200余项。
实验室研究目标是将紧紧围绕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重点在黄河下游森林高质量发展、生态修复治理、流域景观规划等方面开展研究,为保护好和发展好炎黄子孙母亲河贡献力量。
(二)实验室主任及研究方向负责人
1.实验室主任
曹帮华教授
2.研究方向及负责人
(1)人工林生产力形成及抗逆机制 邢世岩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林木种质资源评价、良种选育及林木重要性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银杏、侧柏等树种的种质资源评价及良种选育方面取得重大研究进展,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他省部级项目9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4项,审定林木良种15个,授权植物新品种9个,授权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3个,制定行业和地方标准6个,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PLoS ONE、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Acta Genetica Sinica、《中国农业科学》等发表论文共计200余篇,出版专著7部。
(2)人工林植被建立与恢复技术 曹帮华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从事森林培育、树木生理生态、林木种苗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长期从事森林培育、树木生理生态、林木良种选育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在林分生产力衰退机制、林木种子后熟生理、树木营养繁殖、风景林评价等方面取得进展,处于国内外研究领先水平。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项、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项目2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省级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审(认)定林木良种7个,获得专利授权10项,制定行业和地方标准6个,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cological Engineering、Forests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林业科学、园艺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150篇。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4部。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从事人工林长期经营、森林生态生理、经济林栽培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林木耗水特性与水分传输调控机理、杨树人工林连作障碍机制与长期经营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研究进展,处于国内外研究领先水平。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8项,年均科研经费64.8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鉴定成果2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项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1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个,审定林木良种4个,获得专利授权13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50篇,其中SC/IEI收录9篇。
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与管理委员会
(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姓名  | 职称  | 学委会职务  | 工作单位  | 
尹伟伦  | 院士  | 主任  | 北京林业大学  | 
孟平  | 研究员  | 副主任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马履一  | 教授  | 副主任  | 北京林业大学  | 
张建国  | 研究员  | 委员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沈海龙  | 教授  | 委员  | 东北林业大学  | 
方升佐  | 教授  | 委员  | 南京林业大学  | 
徐程扬  | 教授  | 委员  | 北京林业大学  | 
胡海波  | 教授  | 委员  | 南京林业大学  | 
范兆飞  | 教授  | 委员  | 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  | 
徐金光  | 研究员  | 委员  |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二)实验室管理委员会
姓名  | 职务/职称  | 管委会职务  | 
鲁法典  | 院长/教授  | 主任  | 
于晓艳  | 副院长/副教授  | 副主任  | 
桑亚林  | 副院长/教授  | 副主任  | 
曹帮华  | 教授  | 委员  | 
王延平  | 教授  | 委员  | 
毛培利  | 系主任/副教授  | 委员  | 
董金伟  | 副教授  | 委员  | 
三、主要成果
2000年以来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成果奖励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获奖时间  | 获奖等级  | 
1  | 刺槐建筑与矿柱材林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 梁玉堂  | 2000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  | 窄冠黑杨、窄冠黑白杨的选育  | 庞金暄  | 2004  | 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3  | 高黄酮甙银杏良种选育  | 邢世岩  | 2001  |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4  | 杨树良种产业化开发  | 梁玉堂  | 2003  |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5  | 球根花卉优良品种引种筛选及相关技术研究  | 赵兰勇  | 2004  |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6  | 毛白杨新无性系营养繁殖的研究  | 曹帮华  | 2005  |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7  | 山东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研究  | 刘 霞  | 2006  |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8  | 玫瑰种质资源收集、研究与创新利用  | 赵兰勇  | 2009  |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9  | 淮河流域沂蒙山区植被动态与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 刘 霞  | 2010  |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10  | 黄河三角洲刺槐林生长衰退机理及林分更新恢复技术  | 曹帮华  | 2011  |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11  | 沂蒙山区生态退化机制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 张光灿  | 2012  |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12  | 山东省木瓜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  | 曹帮华  | 2015  | 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 
13  | 侧柏种质资源评价、良种选育与栽培技术  | 邢世岩  | 2015  |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14  | 杨树人工林连作障碍机制及长期生产力维护关键技术  | 王华田  | 2016  |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15  | 银杏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新品种选育利用  | 邢世岩  | 2017  |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16  | 杨树速生丰产林生产力衰退机理及质量提升关键技术  | 王延平  | 2018  | 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 
17  |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混交林构建及稳定性提升理论与技术  | 曹帮华  | 2019  | 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 
